中新网株洲12月5日电 (张雪盈)出口马来西亚的ETS动车组,创造世界米轨动车组最高速;出口德国的调车机车,采用领先的混合动力技术,实现能量循环利用,与传统机车相比节能超过30%……2023中国国际轨道交通和装备制造产业博览会即将举行,记者从“中国电力机车摇篮”湖南株洲了解到,湖南轨道交通装备的海外“朋友圈”已扩大至51个国家和地区。
中车株机研制的胶轮地铁项目首次在海外投入运营,使墨西哥城运营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地铁1号线迈向现代化。中车株机供图
湖南省轨道交通产业集群主要以株洲为核心,是中国首个千亿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产自湖南株洲的电力机车、城际动车组、城轨车辆以及轨道交通装备衍生产品已出口至欧洲、东南亚、非洲、中东、中亚等地,占全球市场的27%,市场占有率稳居全球第一,见证着湖南轨道交通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发展历程。
湖南轨道交通何以“飞驰”全国、“驶向”全球?
创新是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湖南轨道交通企业始终坚持自主创新、开放创新和协同创新相结合,构筑了独具特色的“厂所结合”协同创新生态,拥有行业唯一一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国创中心”),并形成了以国创中心为核心,以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29家国家级创新平台为结点的网络化创新生态系统,贯通了从应用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快车道。
中车株洲电机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的厂房内,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生产组装氢能源智轨电车。张雪盈摄
走进国创中心中试基地激光清洗实验室,只见工作人员身着防护服,通过激光清洗设备对地铁轮轴上的锈蚀、油污等污染物进行处理。与传统的机械打磨不同,激光清洗具有无接触、不损伤基材、绿色环保等特点。“利用该项技术实现自动化清洗后,基材清洗效率在原有基础上提升了50%。”国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创新中心激光先进制造技术经理罗彭澎说。
国创中心副主任陈建雄介绍,中心还通过整合产业内及高校资源,帮助解决轨道交通领域上下游的共性技术问题,打造了智能运维、激光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基础器件五大产业板块,攻克了激光加工、氢燃料系统、隔音降噪等20余项行业难题。
为将铁路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中车株洲所每年将不低于销售收入的8%作为创新团队的科研经费,充分利用全球高端智慧资源,积极参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工程,在完全自主掌握交流传动系统集成、网络控制、信息监控等核心技术后,向着“无人区”继续挺进,使中国在牵引电传系统技术领域脱颖而出。
全球首条旅游云巴线,便利长沙市民出游。张雪盈摄
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安全水平也是影响轨道交通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2020年春,在全球供应链受疫情影响几近停滞的背景下,中车株机依靠株洲先进轨道交通产业的集聚效应,在一周内实现了与上下游企业的整体复工,如期交付出口至土耳其的高铁列车,并创造了全球最快地铁列车研发交付速度,为提高欧亚旅客中转出行贡献了“中国力量”。
“仅需一杯咖啡的时间,我们就能在市内集齐生产一台电力机车所需的上万个零部件。”株洲市石峰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株洲市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办公室主任敬华兵介绍,株洲还形成了中国集群规模最大、产品门类最齐全、产业链最完整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聚集了中车株机、中车电机、中车株洲所三家轨道交通龙头企业与上下游企业400余家,为全球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系统解决方案。
研发创新的协同与地理空间的集聚达成了“1+1>2”的效果,为湖南轨道交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中车双碳产业园、中车尚驱、中车尚驰、时代华先等项目应运而生,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深海装备、工程机械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如雨后春笋,其中风电装备产业规模已破100亿元。
“未来,株洲将充分发挥‘整机+核心部件与系统+基础零部件配套’竞争优势,力争到2025年,集群规模稳步迈进2000亿元,核心产品市场占有率超过50%,核心部件、器件、软件本地配套率达到50%,成为市场‘领导者’。”敬华兵说。(完)
中新网12月6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葛成)日前,“方程豹百公里油耗18升”一事又有新进展,“方程豹百公里油耗18升当事人称被罚200”登上微博热门话题。
12月4日下午,针对多方质疑的“超速”问题,涉事车主发布视频回应称,“交管部门针对我11月28日从渭南行驶至乌海,在110国道乌海南绕城处因限速80(km/h)实际车速103(km/h)做出了批评教育,并进行了200元3分的处理决定。”
据此前多家媒体报道,该车主曾在其超140万粉丝的账号发布视频表示,方程豹汽车首款车型“豹5”的百公里油耗高达18升,跟官方宣传的相差甚远。对于上述测试结果,方程豹汽车方面则表示,应警方需求调取相关数据显示,该车辆当日存在大量异常驾驶行为。
方程豹汽车声明截图。
车企回应:有3个时间段速度超过180km/h
方程豹汽车官网显示,该品牌系比亚迪旗下专业个性化的新能源汽车品牌。首款车型“豹5”于2023年11月上市,售价28.98万元起。
此事件曝出的“百公里油耗18升”的反常数据引发了多方猜测。有网友质疑数据的真实性,“燃油车开出这样的油耗也不正常,何况新能源汽车。”还有网友认为,可能是测试车本身存在质量问题,“是不是混动系统坏了,才造成油耗这么离谱。”
方程豹汽车方面则将反常油耗的原因归咎于异常驾驶行为。其官方微博发布的声明称,“应警方调取‘2023.11.28姚*强涉嫌驾驶机动车超速’一案证据需求,我们调取了相关车辆运行数据。数据显示该车辆当日存在大量异常驾驶行为。”
声明显示,该车辆在整段高速行驶过程中,有3个时间段车速超过180km/h,有6个时间段车速超过170km/h;车速120-140km/h区间占比超过37%,车速140-160km/h区间占比超过46%,车速超160km/h占比超过4%。此外,高速部分路段还出现异常停车时间。
网友举报截图。
乌海交警:收到近期大量网友举报
声明发布后,有网友在留言区表示支持,“求锤得锤咯,谁在恶意抹黑一目了然,方程豹这次干得真漂亮,对于这种行为就应该光速打脸。”还有网友根据相关车辆运行数据,在社交媒体上向多地交通管理部门举报该汽车博主的超速违法行为。
针对网友举报,乌海交警在其社交媒体账号上回应称,已收到近期大量网友举报“某博主超速驾驶”这一事件,我们将尽快核实,感谢各位网友的举报与监督,受理结果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公布。
不过,也有网友质疑车企公布用户行驶数据是否合理,“虽然是为了挽回企业声誉,是不是意味着你随时可以掌握我的所有出行数据?”“不管这个数据是合法的还是非法的,要发也是警方来发。”
对此,九和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闫兵认为,本次调取行驶数据系基于交管部门的要求,所以该行为符合法律规定。不过,在交管机关尚未发出官方通报的前提下,车企自行将相关数据公开,可能涉嫌违反用户隐私及数据合规政策。
律师:车辆运行数据可以作为定案的证据
中新财经注意到,《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要求,从2022年1月1日起,新生产的乘用车必须配备EDR系统,即行车事件记录器。对于汽车而言,EDR系统就相当于飞机上的“黑匣子”,当车辆发生碰撞或者速度剧烈变化时,就会被触发,开始记录。
那么,相关车辆运行数据,是否可以作为驾驶员交通违法行为的证据呢?
闫兵告诉记者,因为车辆EDR系强制安装,所以相关数据可以作为交管部门定案的证据。需要注意的是,可以作为证据并不等同于证明力充分,交管部门作出行政处罚需要履行法定流程。
“如果公开的数据客观属实,则该驾驶员可能被记12分并处以罚款。同时如果有其他证据证明该驾驶员有追逐竞驶的行为,则该驾驶员还可能面临行政拘留直至刑事处罚。”闫兵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