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教育部12月5日发出通知,部署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切实做好冬季流行性疾病防控工作,保障师生健康和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通知》要求,要充分认识做好当前冬季流行性疾病防控的工作形势和重要意义,坚持底线思维和多病共防。针对可能出现的多种流行性疾病流行期重叠、流行峰值交替的情况,因时因势因地做出科学有效应对,扎实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尽最大可能保障师生生命健康安全。
多部门联动 协调开展风险研判和预测预警
同时,加强疫情监测体系建设,重点落实中小学校、幼儿园晨午检制度、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因病缺勤缺课追踪登记制度。针对当地学校呼吸道传染病发病情况主动与卫生健康、疾控部门会商,加强信息互通,协同开展风险研判和预测预警,指导学校做到科学精准应对。
加强日常健康引导和患病学生服务
《通知》强调,要加强日常健康引导和患病学生服务。指导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的师生做好防护、及时就诊、规范治疗、科学用药,不带病上课上学。完善应对预案,做好线上线下教学有序衔接,对因病缺勤的学生,指导利用丰富的线上教学资源居家学习。对学生患病期间的作业可不做硬性要求。结合呼吸道疾病病程特点,引导家长让患病学生充分治疗和休息,切实科学作出返校上课安排。
此外,教育部门将会同卫生健康和疾控部门,科学预测预判可能发生的疫情,动态调整防疫物资储备,保障医疗和生活物资供应,提高医疗服务保障水平。
中新网昆明12月5日电 (胡远航 罗婕)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变革,加速改变当前信息传播生态。媒体该如何应对?正在昆明举行的第五届世界媒体峰会(云南分会场)暨第二届大象国际传播论坛上,全球媒体人士展开深入探讨。
此次活动吸引来自全球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80多家媒体、国际组织等机构的300余名代表出席,由新华通讯社联合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有效提高记者编辑的工作效率,为新闻采集、发布提供助力。”保加利亚通讯社社长基里尔·瓦尔切夫在发言中指出,传媒行业应积极拥抱新技术。但他同时也表示,人工智能只能基于原有素材整合,无法取代媒体和记者的现场工作及伦理事实核查,应合理应用。
“新技术在给传媒行业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问题与挑战。”土库曼斯坦东方通讯社社长别克杜尔德·阿曼萨雷耶夫提到,网络技术、社交媒体的发展,使得虚假信息更易迅速传播,值得注意。
巴基斯坦互联新闻社总编辑穆罕默德·阿斯拉姆汗认为,坚守真实性、公正性、责任感,是专业媒体的价值所在。全球媒体应协同合作,打击虚假信息,传播事实,促进共识。
当日的峰会还通过“昆明倡议”。倡议提出,全球媒体应当合理利用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革命发展成果,创新新闻采集和传播模式,加快推进智能化、数字化转型,不断推动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完) 【编辑:房家梁】